夏日炎炎,水上打卡活动成热门,但美丽水域暗藏危险,大学生溺水事故屡有发生。青春珍贵,生命无价!收好这份防溺水指南,为旅途加上“安全锁”,让美好假期不留遗憾!
什么是溺水?
溺水是指人的口鼻长时间浸没在液体中,无法呼吸引起的窒息。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每年有约23万人溺水身亡,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意外伤害死亡原因。
大学生溺水高发场景,看看你容易忽略哪一个?
1.野外水域“探险”:河边、水库、废弃矿坑看似清凉,实则暗藏漩涡、暗流、尖锐碎石,甚至水温骤降导致抽筋!
2.酒后游泳“逞强”:酒精麻痹神经,反应力、判断力直线下降,溺水风险翻倍!
3.盲目施救“义气”:发现同伴落水,直接跳下去救人?不仅救不了人,还可能双双遇险!
防溺水保命守则,刻进DNA!
1.不靠近危险水域
坚决不去陌生水域游泳、钓鱼、玩水,再热也别拿命冒险!
认准正规游泳馆,检查救生设备是否齐全,救生员是否在岗。
2.游泳前做好准备
热身10-15分钟,活动关节,避免下水抽筋!
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心脏病、高血压、低血糖等人群,务必遵医嘱游泳。
3.遇险自救指南
保持冷静:呛水时别慌张,屏住呼吸,头后仰,露出口鼻,用踩水姿势保持漂浮。
巧用工具:抓住漂浮物(如空水瓶、树枝等),或脱下外套扎紧袖口做成简易救生圈。
4.科学救人,拒绝“冲动式救援”
叫:大声呼救,寻找周围大人或救生员帮忙。
抛:用长竹竿、绳索、救生圈等工具抛向落水者,拉其上岸。
别下水:除非你受过专业救援训练,否则贸然下水等同于送命!
这些谣言,千万别信!
“会游泳就不会溺水”→体力不支、突发抽筋、水下暗流都可能致命!
“手拉手救人更安全”→连环溺水悲剧往往因此发生!
“溺水者会大声呼救”→真实溺水时,人会本能下沉,无法呼救!
生命只有一次,青春不容重来!请将“安全”二字刻入心底。愿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在这个夏天远离溺水危险,让青春在阳光下绽放最耀眼的光芒——安全相伴,才能奔赴更广阔的诗与远方!
文字整理:张国军
一审:龙晓静
二审:蔡梅
三审: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