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足迹,汲取奋进力量。5月8日,水利工程分院团总支组织学生代表走进清镇市麦格苗族布依族乡观游村,以“重走长征路,重温革命史”为主题开展沉浸式红色研学徒步活动,通过实地体验感悟革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
上午10时,研学队伍抵达观游村,在迎军广场集合整队后,乘坐观光车前往长征路徒步起点。途中,车窗外远山如黛、菜花田结满硕果,春风轻拂间洋溢着盎然生机;车内,师生们精神抖擞,齐唱红歌,歌声嘹亮。激昂的旋律为这场红色之旅注入了澎湃的精神动力。
开启“长征”(图片由摄影师陶子Toddt提供)
在迎军广场集合后,队伍高举鲜红团旗,沿历史遗迹点讲解体验线开启徒步。全程9处节点串联革命脉络,师生在团旗下以脚步叩问历史,于实景中触摸信仰。
“五大粮造饭”遗迹(图片由摄影师陶子Toddt提供)
观游索桥遗址(图片由摄影师陶子Toddt提供)
砥柱石遗址(图片由摄影师陶子Toddt提供)
迎军广场上,讲解员以军民团结的动人故事拉开实景体验序幕;途经“红途丹枫”“五大粮造饭”“砥柱石”等遗迹,师生驻足斑驳石壁前,聆听红军忍饥行军、百姓冒死送粮的往事,战火岁月的温情画面徐徐展开。观游索桥遗址前,讲解员讲述:“据当地传说,猫跳峡因江水湍急、过道狭窄,仅容猫身通过而得名。当年红军抓着绳索强渡天险,脚下是汹涌波涛,头上是枪林弹雨,却无一人退缩。”这番讲解既揭开了峡谷得名之谜,又再现了红军的英勇无畏。
十三娘摆渡(图片由摄影师陶子Toddt提供)
徒步尾声,在村民“十三娘”曾摆渡的老船埠边,讲解员讲述她往返数十次冒险运送红军的事迹,深刻诠释“军民一家亲”的鱼水深情。
全程5公里徒步中,师生们高举团旗、相互搀扶、协同奋进,在丈量山路间感悟长征精神,让历史记忆与青春信仰在实景体验中同频共振。
午餐时分,师生们共同品尝红军餐,以粗茶淡饭忆苦思甜,在舌尖上感悟长征途中的艰苦卓绝,深刻理解“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内涵,完成特殊的“精神补钙”。
人文展陈列馆参观学习(图片由摄影师陶子Toddt提供)
随后,研学队伍前往清镇市历史人文展陈列馆进行参观学习。在序厅内,师生们通过观看专题视频和图文展板,全面了解清镇历史发展脉络。随后,大家依次走进“黔之重镇”“青山红迹”“美美与共”“技传千载”四大展厅,在讲解员的引导下,透过珍贵史料、文物展品及场景复原,深入了解清镇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迁,特别是红色革命历史篇章。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引发师生强烈共鸣,激励大家从历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合影留念(图片由摄影师陶子Toddt提供)
此次研学徒步活动将长征精神与爱国主义教育深度融合,通过实地研学与徒步体验,让青年学生在历史场景中接受红色洗礼。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让青春在新时代征程中绽放光彩。
文字:王晓妹
一审:陶钧
二审:蔡梅
三审:盛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