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分院简介
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电力工程分院现设有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供用电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智慧水利方向、电气测控技术方向)、新能源装备技术专业(清洁电力方向)、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其中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被评为国家水利职业教育示范专业。
电力工程分院有着丰富的教学文化底蕴,雄厚的师资力量、完善先进的实训设施。电力工程分院现有专任教师49人,教授、副教授17人,40名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26人,“双师型”教师40人。全国水利职教名师1人,全国新时代职业学校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团队2个。
电力工程分院近年来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室建设。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主要围绕岗位需求进行设置并实施,注重学生理论及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参加全省、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成绩优秀。推行并实施“一书多证”毕业制度,努力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与就业质量。
电力工程分院拥有完善的实训基地及实训场所,现有实训场地面积6369平方米,拥有校内专业实训室30多个,110kV全真变电站实训基地1个,“风光充储”新能源实训基地,中德AHK实训中心,清洁高效电力实训基地,设备总投资达5247万元。与贵州万家灯火电力工程有限公司开展深度产教融合,建设万家灯火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公司将生产性车间建为校内实训基地,真正实现“校中厂”。
电力工程分院加大校企合作力度,采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条件和就业机会。近年来,电力工程分院和多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毕业生就业率达98%以上,毕业生广泛分布在电网公司、电力建设、电气自动化和电力工程造价等行业,深受用人单位好评。
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
(专业代码:43010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具有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适应新时代电力行业技能岗位的需要,具有职业技能过硬、品行端正、拥护中国共产党等优秀素质,掌握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专业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从事发电运行维护及检修、发电厂及变电站电气设备安装与调试和水电站水轮发电机组安装与调试等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中小型水力发电厂、中小型供变电、电力建设等领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服务面向发电厂及地方电力网等企事业单位生产第一线,从事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的安装、运行、检修、测试、设计及技术管理工作。就业部门有水电站、发电厂、电网公司各级供电部门、电力建设公司、电力修造企业,城乡企业等。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校企合作单位有:中核二三建设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四川华东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贵州安顺三岔湾水力发电有限公司、贵州贵试电力建设有限公司、贵州国智超高压技术有限公司、贵州万诚电力建设有限公司、从江航电枢纽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昆明川力水电工程有限公司、天津蓝巢电力检修有限公司、浙江江能建设有限公司等知名省内外企业。
发展方向
1. 学历提升
毕业学生可继续深造获得本科学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等相关专业)。
2. 国家职业资格等级提升
学生可在就业单位获得电工、技师等职业资格。
110kV变电站综合实训基地
水电站仿真实训室
电力工程分院实习实训基地
供用电技术专业
(专业代码:430108)
培养目标
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具有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适应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继续学习的能力和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掌握供用电技术专业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面向变配电运维、变配电检修、配电设备安装、电力营销、电能计量以及维修电工等领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了解输配电线路运行维护技能;能运用电力行业的安全规程、运行规程、检修规程等进行相关操作;能运用理论知识对发、配、用电设备进行维护;能进行钳工、焊工的基本操作。
就业前景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服务面向供用电企业及地方电网供电等企事业单位生产第一线,从事供用电设备的安装、运行、检修、测试、设计及技术管理工作。就业部门有电网公司各级供电部门、电力建设公司、电力修造企业,城乡供用电企业,大型工矿企业供电部门,电气化铁路的供电部门等。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业单位有:贵州万家灯火电力工程有限公司、贵州长征输配电电气有限公司、贵州恒源达电力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贵阳新燎原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贵州广益达电力建设有限公司、贵州安稳汇通建设有限公司、贵州富勤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贵州晟唐瑞光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贵州威默电气成套设备有限公司、贵州万诚电力建设有限公司、贵州成丰达电气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
发展方向
1. 学历提升
毕业学生可继续深造获得本科学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等相关专业)。
2. 国家职业资格等级提升
学生可在就业单位获得电工、技师等职业资格。
110kV变电站综合实训基地
沉浸式变电站仿真体验中心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
(专业代码:460306)
培养目标
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具有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就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适应电气设备生产、安装、调试、维护等技能岗位的需要,掌握自动化学科所必备的电气设计、应用编程、设备运维等知识,具备对自动化产品维护及技术服务、自动控制系统设计调试及技术改造的专业能力,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从事电气自动化技术研究、编程、调试、运维、评价等领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前景
毕业生可在设计院、电气类、智慧水利类、电子类、控制类等行业从事设计、开发、运行管理等工作;可进行各生产企业自动化生产设备及控制系统的生产、安装、调试、维护;可从事电气及自动化设备、检测仪器仪表的设计开发、系统生产、安装及技术改造;从事电气设备市场营销、生产管理和售后服务;可从事大型楼宇、工厂、企事业单位供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装、调试、运行与维护工作。可获取高级电工、PLC工程师、电子设计工程师等技能证书。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就业单位有:贵州比亚迪弗迪电池有限公司、贵州其亚铝业有限公司、贵州海尔电器有限公司、贵州安稳汇通建设有限公司、贵州铜仁中伟新材料有限公司、贵州恒泰祥工程建设有限公司、日立电梯贵州分公司、通力电梯贵州分公司、江苏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苏州富纳艾尔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绍兴中芯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华仪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厦门三安光电有限公司等省内外知名企业。
发展方向
1. 学历提升
毕业学生可继续深造获得本科学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自动化等相关专业)。
2. 国家职业资格等级提升
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可获得维修电工(高级)、高压电工、进网电工、可编程控制系统应用编程(1+X)证书、工业机器人操作与运维(1+X)证书、电气工程师等资格证书。
施耐德电气实训室
机器人控制实训室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专业代码:460301)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具有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适应新时代机电一体化行业技能岗位的需要,具有职业技能过硬、品行端正、拥护中国共产党等优秀素质,掌握机电一体化专业必要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面向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的设备工程技术人员、机械设备修理人员等职业群,能够从事机电一体化设备的生产与维修、自动化生产线运维、工业机器人应用、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机电一体化设备销售与技术支持等工作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前景
机电一体化专业是一个宽口径专业,适应范围很广,学生在校期间除学习各种机械、电工电子、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检测传感等理论知识外,还将参加各种技能培训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考试,充分体现重视技能培养的特点,毕业后从事加工制造业,数控加工机床设备使用维护,物业自动化管理系统,机电产品设计、生产、改造、技术支持,以及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经营管理等。
合作企业
贵州海信电子有限公司、贵州华创电气有限公司、贵州德尔森电梯有限公司、贵州黔中菱电梯有限公司、贵州盛大柳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江苏华昌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上海永乾机电有限公司、武汉锐科光纤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合肥高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浙江先导精密机械有限公司等省内外知名企业。
发展方向
1. 学历提升
毕业学生可继续深造获得本科学历(机械工程自动化等相关专业)。
2. 国家职业资格等级提升
学生可在就业单位获得电工、技师等职业资格。
可编程控制系统应用实训室
自动化生产线实训中心
新能源装备技术(清洁电力方向)
(专业代码:460204)
培养目标
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 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具有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适应新时代电力行业技能岗位的需要,具有职业技能过硬、品行端正、拥护中国共产党等优秀素质,掌握新能源装备技术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面向通用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行业的机械制造工程技术人员、设备工程技术人员等职业岗位群,能够从事太阳能及风电机组机械装调,电气装调、机电设备制造安装与质量检测、电气控制设备的检修、维护与管理等工作等领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前景
其就业方向主要面向新能源(太阳能、风能等)生产设备制造企业和新能源(太阳能、风能等)产品生产企业,从事新能源生产装备的系统设计、生产制造、安装测试和维护管理以及新能源项目工程设备操作和管理等工作。能够从事太阳能及风电机组机械装调,电气装调、机电设备制造安装与质量检测、电气控制设备的检修。
合作企业
贵阳比亚迪弗迪电池有限公司、安顺绿色动力再生能源有限公司、贵州万家灯火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贵阳凯皓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协合运维风电技术有限公司、江苏新时代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林洋光伏运维有限公司、苏州协鑫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德阳欣旺达新能源有限公司、东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省外企业。
发展方向
1. 学历提升
毕业学生可继续深造获得本科学历(新能源科学与工程等相关专业)。
2. 国家职业资格等级提升
学生可在就业单位获得电工、技师等职业资格。
校内分布式光伏发电站实训基地
校内风力发电场实训基地
来源:电力分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