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改革
课程教学改革体会
日期:2017-04-07 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字号:[ ] 视力保护色:

通过学校一年多来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充分认识到课改的目的是使教学工作更好地完成中职教育培养目标(培育应用型、技能型操作人才),使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与适应社会、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将中职教育目标落实到实际教学中,就应当使理论知识的灌输与生产、生活实际能力密切联系,使知识的应用与学生实践能力紧密的结合,使学生形成熟练的初级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劳动者的职业能力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课程改革和建设必须不断地深入。

依据项目化教学要求及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是以教科书内容为核心、为基础,课程内容与教学手段陈旧对学生实行的是群体化教学,即无论什么专业,对学生推行的都是统一的教材、进度等标准化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职业技能没有得到充分的培养,因此有专业针对性的对项目化教学改革就势在必行。

另外,部分学生知识基础比较差,但他们的思维敏捷,动手能力较强,对新事物、新观念容易接受,适应性强;且追求时尚,追求财富,出人头地的梦想非常强烈。所以,我们必须注重发掘他们的潜力,努力实施“因材施教”。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改变“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进步。

一、采用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反作用于理论。实践是理论的延伸,同时也是理论的再证明,而理论则在一定高度上指导实践。所以,理论与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比较切合当代中职教育实际和现代企业需求的教育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验实训有机结合。

各教学模块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把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训教学融为一体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让他们能够用理论指导实践,通过实践验证理论。

 

二、降低理论难度,进行概括总结

在教学中适时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不求学的过深,而要强调学会、会用、够用,基于此教学出发点在教学活动上我主要采用过程教学法,强调操作过程,以解决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能够熟悉或掌握输电线路运行与维护基本技能,以适应求职的需求,使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立足之地。

 三、激发学生兴趣

一节课好的开头关系到整节课的效果,而好的开头又在于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既要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要使他们感到乐趣,更能促进他们的求知欲。

1  多用实物教具和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

这种方法能使学生从直观上认识事物,记忆深刻,兴趣浓厚。如:学习导线连接时,我就把各种导线连接实物,图片展示给学生并对其中几种连接进行操作。使学生不但可以观察它的外形,、结构,还可以观察它的制作过程。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然得到提高。

2  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情景教学 

学习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更热爱学习,热爱生活。如:室内照明线路检修的教学,室内照明线路在家庭及实践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我选取日光灯闪烁、夜晚关灯后串光,同楼一些家庭灯亮,一些家庭灯暗等故障。学生会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些故障是什么原因。这样学生自然能够轻松地接受本学科知识。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校企互动、师资互用”机制,还不够完善;学生自主学习平台的构建还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版权所有 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    地址:贵阳市宝山南路82号     邮政编码:550002    电话传真:0851-5938823、5923880    黔ICP备08001160号-1
招生就业办信箱:ssxzsb@sina.com.cn    技术支持:智政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