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离退休老师们:
经过半个世纪的筚路蓝缕、艰苦创业,全院师生同心同德同向同行,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各项事业蒸蒸日上、跨越发展。值此硕果累累、充满喜悦的辞旧迎新之际,我们受学院党委和行政的委托,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学院建设改革发展的全院离退休教职工致以节日的祝贺,并致以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
2022年,我们高举旗帜,党建引领更加坚强有力。组建百人宣讲团,走进课堂、寝室、帮扶村,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两次召开教育教学大会,引领改革发展方向,在全省高职院校“双高”建设中期成果验收中名列总分第一名;学院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师资队伍建设再开新局;作为全省唯一开展“双证书”试点的高职院校,积极推动“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改革。学院荣获“五一劳动奖状”,连续三年获评全省水利新闻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在省水利厅意识形态工作专项检查中获评优秀等次。应届毕业生就业率持续居于全省前列,获省教育厅2022年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提质培优,教育教学改革更加深入。实现500余门课程“人人进团队,课课有负责”,制(修)订500余门课程标准,立项51门优质课程,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师生业绩硕果累累。获得国家在线精品课程1门,“技能贵州”行动计划11个项目立项;省级黔匠工坊石雕项目验收通过;获1个“贵州省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5个“贵州省农林水利气象系统劳模创新工作室”、省级“职工书屋”示范点、全总“职工书屋”命名。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学生团队勇夺7项大奖(其中2个一等奖、1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获奖等级和数量均实现我院历史性突破,创造了贵州省职业院校本赛事今年最好成绩;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荣获二等奖、三等奖各1个,为今年贵州省最好成绩;获世界四大发明展之一的第73届德国纽伦堡国际发明展金奖1项、银奖2项,获第15届世界创意节国际发明创造金奖1项,获第13届IIIC国际创新发明竞赛金奖2项、银奖1项;获全省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全省第二届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音乐美术教师优质课展示活动一、二、三等奖各1项;获贵州省第一届技能大赛6金、2银、4铜及10个优胜奖;获贵州省职业院校师生技能大赛一等奖12个、二等奖7个、三等奖13个;获全省河湖监管无人机应用技能大赛、全省农村供水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和个人一、二、三等奖。2名教师荣获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6名教师获称“贵州省绿色生态工匠”,20名师生获称“贵州省技术能手”,5名教师获称贵州省“最美劳动者”,2名教师获聘贵州省高校毕业生职业指导专家。产教融合再上台阶。构建“一集团”“四基地”“两学院”的产教融合综合体,开启真实生产、实训教学等各要素的实体化运行;引入万家灯火智能电气有限公司共建智能制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获我省“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工程”中央预算内投资储备项目立项。科研工作喜获突破。“贵州山地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研究”获得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重大调研课题立项并顺利结题,实现我院省级科研项目立项首次突破;承接贵州省人社厅委托课题“新时期技能人才评价质量监督与对策研究”,实现我院横向项目立项首次突破。心怀“国之大者”,社会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选派优秀青年干部鲁潇怿到赫章县中等职业学校支教,张玉伟、苏国璋到玉屏县长华村、甘龙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县局校三方携手建设,犀牛塘村光伏发电站并网发电;选址赫章县江南村,打造新时代“水美低碳”示范乡村;心理健康教师团队走进清镇市公安局为干警授课,清镇市老年大学第一家校外办学点开学;依托贵州省河(湖)长培训中心和贵州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年培训量达16.4万人次。积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化办学取得重大成果。我院第3家海外丝路学院——中巴丝路学院正式开办,系全国第一所与巴基斯坦在水利电力类专业进行合作的职业院校;引入德国AHK先进教学标准,建设中德双元制职业教育合作体系;与美国贝佛大学携手,共建大数据技术专业。我院成为贵州省唯一一家既有“走出去”(境外办学)、又有“引进来”(中外合作办学)的高职院校。践行生态文明思想,润泽文化亮点纷呈。节水型校园建设案例入选 “全国节水型高校典型案例”,建成低碳文化主题广场,贵州省节水教育基地面向师生开放,承办贵州省“2022年生态文明教育成果展示活动”,全方位推进低碳校园建设;中国长江文化研究院贵州分院落户我院,成功承办“新时代长江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培训暨中国长江文化研究院科研协作体第四次学术研讨会;建设“中英文释义+二维码音频” 24块文化智慧导视牌、千米外墙文化长廊、校训石雕墙和学院建设发展史浮雕墙,丰富润泽文化育人内涵;建成大禹文化、鲁班文化、万家灯火文化、多彩贵州旅游文化等四大育人基地,水文化理想信念教育基地影响力日益扩大。有很多难忘的水院声音、水院瞬间、水院故事打动人心。国旗护卫队学生作为礼兵在清镇市革命烈士陵园落成典礼上,庄严手捧烈士棺椁走向纪念碑;280余名师生主动请缨,在社区、街道、村口,全情投入疫情防控志愿工作;篮球场安上了格栅地板和灯光,学生欢跃的身影划破夜空的宁静;新能源汽车充电站建成,为师生提供免费充电服务;食堂升级改造,交通车停靠点调整,师生衣食住行更便利;两次摄影展、160幅创作“精品”让学生感受到了“家门口的视觉盛宴”;“润泽水院”专栏亮相新华网贵州频道,中央、省、市各级主流媒体对我院报道360余篇次;《光明日报》、新华网、人民网等央级媒体对我院国际交流、低碳校园、社会服务等亮点工作报道14次,总浏览量达400多万次。
水院今天的成就与荣光,凝聚了几代水院人的聪明才智,这其中有您的心血和汗水。在过去的峥嵘岁月里,广大离退休教职工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立足本职,爱岗敬业,把自己的青春和才华无私的奉献给了水院。离退休后,你们树立乐观积极的心态,壮心不已、躬耕不辍,仍然一如既往、满腔热忱地关注学院的发展,发挥余热,奋力书写退而不休、奉献不止的新篇章。我们不会忘记,正是由于你们的播种和灌溉,水院今天的收获才显得殷实而厚重。你们的名字,将载入水院史册!
发展无止境,奋斗未有期。水院现已步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定将不辜负离退休老同志的厚望,以你们为楷模,继续发扬水院人的奋斗精神,务实进取、勤奋敬业,把学院早日建设成国内有知名度、国际有影响力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院校!
穿过疫情的寒冬,我们即将迎来春暖花开,在新年来临之际,再次祝愿全院离退休教职工节日愉快、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贵州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工会(离退办)
2023年1月 21日